美向世贸组织施压,中方对贸易霸凌说不,中美代表日内瓦激烈交锋
中美官员兔年的第一场公开交锋发生在大年初六,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WTO)会议的现场。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李成钢在发言中痛批美国是“单边主义霸凌行径实施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破坏者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扰乱者”;美国常驻世贸组织副代表帕根则反指中国对美产品实施“非法的单方面报复措施”,还说WTO“已成为中国非市场政策和行为的盾牌”。这场激烈论战发生的背景是近期美国在WTO连续败诉,包括涉及中国钢铝关税及有关香港产品标签问题的裁决,但美方表示不服并提起上诉。事实上,过去一年最著名的破坏世贸规则的案例莫过于美国的《芯片和科学法案》及《通胀削减法案》,美国的单边主义贸易霸凌行径正在世界范围内引发越来越多的反弹。“美国在开展健全的国际经济外交方面给了自己一张红牌,”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评论称,“这很可能让它在未来数年的国际经济博弈中出局。”
霸凌者、破坏者、扰乱者
在美国就涉及中国等国的一系列世贸裁决提出上诉后,中国代表1月27日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的会议上强烈批评美国是“单边主义霸凌行径实施者”。路透社27日称“这是两个贸易对手之间最新升级的言论”。李成钢在会上表示,“美国这些令人不安的行为清楚地描绘了美国的形象,即单边主义霸凌行径实施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破坏者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扰乱者”。他说,中国原本希望美国表现出应有的“自我克制”,不要对每一个不利于它的仲裁都提出上诉,导致裁决无效“是美国自己制造出来的问题”。
在同一会场,美国副代表帕根则对美国与中国等国的金属关税争端被列入世贸会议议程进行辩驳,指责北京对美国出口产品实施了“非法的单方面报复措施”。据法新社28日报道,帕根声称,一个“用来保护中国非市场政策和做法的世贸组织,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她说:“美国不会就关键的安全决定向世贸专家组屈服。70多年来,美国的立场十分明确,即不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审议国家安全问题。美国不能支持上述专家组通过有根本缺陷和破坏性的报告。”
帕根27日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则试图淡化中国代表在世贸组织会议上对华盛顿的严厉批评。“不管你管我们叫什么,”她说,“我们在继续跟中国交流。”
美方的上诉“应该会落空”
27日,帕根宣布,就世贸组织对包括中国在内4个国家征收惩罚性钢铝关税的裁决,以及对香港产品标注“中国制造”争端的裁决,美国已正式向世贸组织提出上诉。据法新社报道,世贸组织专家组在去年12月9日裁定,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对钢铁和铝分别征收惩罚式关税违反贸易规定,驳回美方援引世贸组织“安全例外条款”进行的抗辩。2018年3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对从中国、挪威、瑞士和土耳其进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拜登政府延续了这项关税,而所谓“国家安全”是美国此次提出上诉的核心理由。而另一项关于华盛顿对从香港进口商品强加“中国制造”标签违规的裁决,也是在去年12月底由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裁定的。
美国决定上诉也引发其他相关国家的关注。瑞士《商报》27日称,华盛顿的上诉“应该会落空”,瑞士联邦经济事务秘书处(SECO)称,由于美国阻止了上诉机构新成员的任命,因此目前无法上诉。
美国《巴伦周刊》27日也称,通常,世贸组织上诉机构有3个月时间来裁决成员提出的上诉。但这个被称为“世界贸易最高法院”的机构自2019年年底以来一直处于被冻结状态,因为特朗普任内阻止任命上诉法院新法官,并要求世贸组织进行“重大改革”。加拿大《金融邮报》27日报道称,这一上诉机构不仅因特朗普时代停顿逾两年,而且在拜登任内,华盛顿也拒绝了世贸组织成员国批准任命法官的呼吁,而是一直在主导如何重启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闭门磋商。
帕根26日首度公开谈及这些“闭门磋商”,她告诉路透社:“我们的目标是在2024年之前让争端仲裁机制全面运作。”在被问到WTO上诉机构是否可能恢复运作时,帕根称,“我想这需要一番大改造”。
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2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美国在世贸组织上诉机构已陷入“停摆”的情况下,仍坚持提起上诉,表明美国别有用心。一方面,它想借机向世贸组织施压、出难题,暗示世贸组织“应借助美国的力量”恢复上诉机构正常功能。另一方面,美国也想借此营造其“回归多边”的假象。
彭博社:美日荷达成协议
“贸易争端升级:中国称美国为‘霸凌者’和‘破坏规则者’”,德国《明镜》周刊27日称,中国在积压多年的中美贸易争端中收紧了基调,语气变得尖锐了,这是对美国近期行动的回应。28日,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的话说,在27日结束的谈判中,美国已和荷兰及日本就限制向中国出口一些先进的芯片制造设备达成协议,将把美国于2022年10月采取的一些出口管制措施扩大到荷兰阿斯麦、日本尼康和东京电子等公司。有关协议内容尚未公布。
霍建国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李成钢对美国的形容,应该说客观和准确地概括了近年来美国所实施的一系列破坏国际贸易体系的行径。比如,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多次没有任何依据将中国企业拉入“实体清单”,进行贸易禁运,实施单边霸凌打压。另外,无论是《芯片和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还是美国常说的“友岸外包”概念,都是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扰乱和破坏,为全球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带来明确的负面影响。
就在中美世贸代表公开交锋的同一天,由美国参议员科顿牵头提交的一项议案,以担心美国人失业和中国制造“侵犯人权”为由,要求结束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地位”,即永久最惠国待遇。他们声称,共产主义中国不该享有永久最惠国待遇,“这加剧了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的流失”。然而,他们闭口不谈的是,中国广阔市场这20多年给美国企业带来的巨大商机、提供的就业岗位以及美国消费者从中国制造得到的实惠。
“国际贸易体系的总破坏者”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近日评论称,2022年虽然过去,但毫无疑问,拜登政府同上届美国政府一样致力于破坏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体系。无论是限制中国的《芯片和科学法案》还是《通胀削减法案》,都是美国经济政策的重大逆转,“从总设计者到总实施者,美国现在却已变成国际贸易体系的总破坏者。”
据德国《商报》26日报道,欧盟内部市场专员布雷顿连续数月在欧盟各国开展活动,寻求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做出强有力的工业政策回应。此前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等都对《通胀削减法案》提出过强烈抗议,认为这是对欧洲公司的歧视和霸凌,完全不顾盟友情谊,正如欧盟竞争事务专员维斯塔格所说:“作为原则问题,你不应该把这件事与朋友对立。”
美国前财长保尔森26日在《外交》杂志撰文称,以美国自身利益为代价惩罚中国的政治风向正在美国酝酿。这让美国企业处于巨大的竞争劣势,美国消费者也为此付出代价。美国可以选择参与中国的巨大市场,也可以将其让给竞争对手。事实上,许多国家正在做与华盛顿最强硬诉求相反的事。今日俄罗斯电视台26日称,2022年,中美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7600亿美元。这就是为什么华盛顿的政客们应该冷静下来,“他们是关于贸易政策粗鲁语言的罪魁祸首”。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
贯穿达沃斯 美欧贸易争端汹涌无休期
新华社瑞士达沃斯1月21日电从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开幕当天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紧急宣布对美《通胀削减法案》的应对措施,到闭幕时关于“欧洲优先还是美国优先”的争论,美欧贸易争端堪称本届年会讨论最激烈的话题之一。
在一些与会者看来,美欧双方在年会期间没有显现相互妥协迹象,在经济、产业方面的利益纠葛已经从暗流涌动转向全面公开化。
美对欧洲多重
在瑞士小镇达沃斯,美欧争端围绕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展开。美国称该法案旨在重振深受持续高通胀困扰的美国经济,而欧盟担心这些歧视性补贴措施将扭曲市场,诱使企业将生产基地从欧洲转移到美国,大大削弱欧洲在汽车、电池、清洁能源等领域的产业竞争力,伤害欧洲国家就业。
与会者认为,该法案是美国继安全和能源方面后,对欧洲盟友的又一“捆绑”措施,或引发相关产业上下游企业“脱欧向美”。
随着乌克兰危机延续,欧盟出于安全忧虑与美国展现出应激性的抱团姿态,而美国却对欧洲“趁火打劫”,不仅向欧洲高价出售天然气和军火,还通过包含巨额产业补贴和遏制竞争的多个法案,引发欧洲多国强烈不满。
“我们欧洲人需要更好地培育自己的清洁技术产业。”冯德莱恩在年会开幕当天说,欧盟希望避免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中断,努力确保欧美各自的激励计划是“公平和相辅相成的”。
欧洲应对举步维艰
德国总理舒尔茨在年会期间表示,《通胀削减法案》不应带有任何歧视,“保护主义阻碍竞争和创新,不利于减缓气候变化”。英国商务大臣格兰特·沙普斯更直言:美国的行为“危险”。
但美方并不打算退让。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年会期间表示,避免气候变化造成灾难性破坏的唯一方法是政府和企业投入巨资。
本届年会开幕当天,冯德莱恩即推出欧盟对美《通胀削减法案》的应对措施:《绿色协议工业计划》。意在“让欧洲成为清洁技术和工业创新的家园,走上净零排放的道路”。然而,由于项目资金来源尚不明确,让这项计划显得软弱无力。
欧洲内部也存在不同声音,欧洲部分商界人士对《通胀削减法案》中的绿色补贴感到兴奋,认为欧盟需要与美国政府的做法相匹配。
“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它已经动摇了欧盟,动摇了政界、工业界之间的讨论。”比利时化工巨头苏威公司首席执行官卡德丽在达沃斯说。
新兴市场难获公平
鉴于美欧之间的投资和补贴竞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年会闭幕当天讲了个小故事:两个人在森林里被一只熊追赶,一个人掏出运动鞋,另一个人则问他是否当真觉得穿运动鞋能跑得比熊快,得到的回答是:我只需要跑得比你快。
“(然而)在气候危机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运动鞋。”格奥尔基耶娃说,“如果我们只致力于让工业化国家清洁,而不是新兴市场国家,那我们所有人都会被‘煮熟’。”
尽管包括美欧在内的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表态积极,但它们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等问题上却态度消极,其先前承诺的每年1000亿美元资金支持仍未兑现。不仅如此,受能源危机影响,欧洲多国气候政策“回摆”,纷纷推迟退煤和减排进程,并增加从美国购买液化天然气的数量。
法国经济、财政及工业、数字主权部长布鲁诺·勒梅尔认为,在任何情况下,补贴竞争都不应升级为贸易战。人们必须小心,不要让世界在此类贸易问题上进一步分裂。格奥尔基耶娃则敦促各国“务实、合作、做正确的事。为我们所有人的利益保持全球经济一体化。”
本届年会主题为“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强合作”。提倡正和博弈而非零和博弈,找到有可能扩大合作的共同点,探求扩大合作的有效机制,在后疫情时代各国经济亟需复苏的现实背景下显得至关重要,也是共同应对危机的要旨所在。
信息来源:新华社
中经评论:推动外贸乘风破浪勇毅前行
“虽说外贸长期向好,但前提是你能活下来……”去年初,外贸圈里的这句流行语,曾引发了不少外贸人的共情。一年过去了,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国外贸迎难而上,顶住了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难能可贵地实现了规模再上台阶和质量稳步提升。
进出口规模首破40万亿元人民币关口,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地位;出口国际市场份额达14.7%,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亮丽的成绩单既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它是中国外贸拒绝“躺平”、勇毅前行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政府以扩大开放稳外贸决心和信心的生动体现。
多年来,外贸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无需赘言。粗略估算,外贸进出口直接或间接创造了近两亿人的就业,不仅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而且关系到我国能否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否巩固提升中国产品在全球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地位,事关中国经济发展的成色。
当前,我国外贸韧性强、活力足、潜力大的特征十分明显,但我们并不能就此高枕无忧了。近期数据显示,外贸单月进出口同比增速已连续4个月下滑,四季度这一传统的外贸旺季似乎也没能“旺起来”。这其中,虽有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的原因,但外需持续走弱无疑是中国外贸必须面对的最大考验。
应对风险挑战,首先要稳住外贸存量。世贸组织最新一期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量或将只增长1%,远低于此前预测的3.4%,这意味着全球经济加剧衰退的风险有所加大。即便这样的预测存在较大弹性,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国际经贸市场“分蛋糕”之争势必越发激烈。在此背景下,只有及时稳住外贸基本盘,企业方能抢得订单、争取先机,行业才能有效避免增长失速。一方面,要尽快释放我国强大供应链体系的优势。随着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外贸企业加快复工复产,但供应链完全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对此要有足够的准备。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我国供应链向周边国家地区迁移的动向。尽管供应链向成本更低的地方迁移是产业发展内在规律,但有关部门应及时对外贸产业布局、政策供给等做出调整,确保供应链平稳运行。
在稳住存量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做大增量。近年来,电动汽车、光伏、锂电池等作为外贸出口亮点,市场表现抢眼。今年,在全球碳中和浪潮下,更多企业有望通过技术迭代更新,带动产品出口,拓展更多市场。此外,在RCEP等框架下,我国集成电路、数据处理、存储设备等产品将享受到更大关税优惠力度,制度型开放红利还将继续释放。对于从市场摔打中成长起来的外贸行业来说,外贸虽有压力但并不悲观,完全可以危中寻机、化危为机。需要指出的是,近期我国月度进出口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与全球经济和贸易总体走势基本一致。从长远看,我国经济有望实现持续回升和整体好转,这将为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提供坚实支撑。
新的一年,中国外贸不仅要“乘风破浪”,更要“乘势而上”。未来,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既要立足于我国品类和配套齐全的产业体系优势,也要增强服务外部市场需求的灵活性、及时性,以更多新产品、新模式、新优势,拓展国际市场空间,真正实现我国外贸从“增体量”向“强筋骨”的跨越。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RCEP:85项知识产权义务已全部履行
今年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迎来生效实施一周年。生效一年来,RCEP成员国间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不断推进,而知识产权作为推动区域经贸合作的重要力量,其发挥的效果日益凸显。
RCEP知识产权章内容最多、篇幅最长,也是我国迄今已签署自贸协定所纳入内容最全面的知识产权章节,自协定签署伊始即备受关注。记者日前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了解到,过去一年,RCEP知识产权章节涉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的85项义务已全部履行。同时,为高质量落实RCEP,各地方海关履职尽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放"原产地证书"惠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区域内企业和消费者。
履行义务,有序落实分工方案。RCEP签署后,党中央、国务院全面部署了RCEP生效实施工作,确定了义务清单。其中涉及国家知识产权局职能的约束性义务共60项,鼓励性义务共25项,合计85项。国家知识产权局形成了RCEP义务清单局内分工方案,各相关部门按照分工方案有序落实。
RCEP知识产权章强调,"缔约方认识到提高各自专利制度的质量和效率以及简化和精简各自主管机关的程序的重要性,以造福于各自专利制度的所有使用者和全体公众"。国家知识产权局着力推动专利审查提质增效,2022年,高价值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3个月,提前实现"放管服"改革提出的13.8个月目标任务,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16.5个月。
RCEP知识产权章对"快速审查"作出约定,指出"每一缔约方应当致力于规定专利申请人要求依照该缔约方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加速对其专利申请进行审查的国内程序"。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综合运用多种审查模式满足多元化需求,有序扩大优先审查规模,不断丰富和拓展适用专利优先审查的情形,切实提升广大创新主体的获得感。
RCEP提出了"恶意商标"规制条款,指出"每一缔约方应当规定其主管机关有权驳回申请或注销注册根据其法律法规属于恶意的商标申请或商标注册"。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严厉打击恶意商标注册行为,高度重视恶意抢注线索,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恶意抢注商标予以集中驳回,已注册的依职权主动进行无效宣告。
完善体系,高质量实施RCEP。除落实RCEP义务外,国家知识产权局按照商务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指导意见》,落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部署,工作内容包括完善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等。
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力推动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配合司法部定向征求意见,积极与相关部门开展沟通协调。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快推进商标法及实施条例新一轮全面修改准备工作。今年1月1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此外,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推动专利审查指南配套修改,《专利审查指南修改草案(再次征求意见稿)》已于2022年10月31日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国家知识产权局还不断强化公共服务体系的统筹推进,已基本形成以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为节点,以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为重要网点的覆盖全国、疏密有致、门类多样、多元参与、层级有序、主次分明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国家级重要服务网点达到348家。此外,2022年,国务院客户端上线"知识产权"主题服务,实现专利商标公布公告、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等信息的"掌上查",知识产权智慧化、便利化服务实现新突破。
尽责尽职,海关助力企业享惠。知识产权是推动区域经贸有序合作的重要力量,加强对知识产权的边境保护措施也是RCEP的重要内容。近日,广州海关"龙腾行动2022"圆满收官,广州海关强化对输往输自RCEP成员国家货物的监管,全年共查获输往输自RCEP成员国家的侵权货物299批次,涉及侵权货物261.7万件,充分发挥了海关知识产权边境保护职能作用。
"实惠"和"便捷",成为外贸企业享惠RCEP的关键词。2022年12月26日,在南京海关所属太仓海关监管下,太仓阿尔派电子有限公司出口到泰国的一批消音器单元总成使用了RCEP原产地证通关,预计可享受优惠税款减免约13.3万元。2022年12月28日,在南京海关所属无锡海关指导下,科瑞茉(无锡)日用品有限公司为出口日本的一批货值20万美元的洗衣香珠申请办理RCEP原产地证书,借助自助打印设备和网络,企业在2分钟内完成了全部申领和海关审核流程。
据统计,2022年前11个月,江苏省累计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13.52万份,签证金额约453亿元,预计货物可享受目的国关税优惠3.64亿元。另一个经贸大省山东省在2022年前11个月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13.7万份,出口享惠货值380.5亿元,可享受进口国关税减让超过3亿元。广州海关在2022年前11个月共签发RCEP项下出口优惠原产地证书1.4021万份,货值47.5亿元。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关税减让,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记者:冯飞 实习记者:刘阳子)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促进外资更好参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若干措施》。
1月18日,商务部召开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若干措施政策吹风会。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引进外资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商务部、科技部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会同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1个部门研究提出了四方面16条政策举措,进一步加大对外资研发中心的支持力度,促进外资更好参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共享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机遇。”陈春江表示,“下一步,商务部、科技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横向协作、纵向联动,加快落实落细《若干措施》的各项举措,有力促进外商在华投资设立更多研发中心,支持外资研发中心更好发展,进一步发挥外资研发中心对推进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
四方面16条举措
助力外资研发中心更好在华发展
陈春江表示,外资研发中心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引进国际前沿技术和高端人才、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有力推动了全球产业链创新链高速发展。“为支持外资研发中心更好发展,有必要出台更有针对性、更有力度的政策措施。商务部、科技部和相关部门一道,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并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提出了四方面16条举措。这些举措都是助力外资研发中心更好在华发展的实招、硬招。”
具体而言,一是有利于为外资研发中心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在政策制定调研过程中,外资研发中心提出了一些共性的发展诉求,比如提高外籍人员工作便利度、获得金融支持、有更多机会参与政府项目、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围绕着这些共性诉求,《若干措施》提出允许以团队为单位申请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给予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便利;推动海外人才跨境资金收付便利化;鼓励金融机构为外资研发中心科技创新、从事基础和前沿研究提供金融支持;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参与成果转化对接和创新创业平台、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试点多语种发布项目计划,发挥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制度的作用,加大行政裁决执行力度,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等措施,助力持续优化研发创新环境。
二是有利于外资研发中心更好发挥全球创新资源配置作用。外资研发中心联通境内境外创新体系,国际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频繁,部分跨国公司在全球布局科研力量,需要高效配置创新资源和研发成果。为此,《若干措施》提出了积极吸纳外资研发中心科技专家进入国家科技专家库和有关地方科技专家库,参与科技计划项目的咨询、评审和管理;高效开展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完善知识产权对外转让有关工作制度;优化技术进出口管理流程;对于外资研发中心引进用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的入境动植物转基因生物、生物材料,给予检疫审批便利化安排;鼓励海外人才申报专业人才职称,加强海外人才奖励资助等举措,助力外资研发中心汇聚全球优质创新资源。三是有利于外资研发中心释放产业升级驱动力。外资研发中心是从事科学研究开发及实验发展的机构,更好融入当地科研创新体系,有利于增强研发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此,《若干措施》提出了支持外资研发中心依法使用大型科研仪器、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科研报告和相关数据;鼓励普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外资研发中心合作开展技术攻关;支持外资研发中心与职业学校开展技术协作,设立实训基地,共建联合实验室等技术技能创新平台;支持设立开放式创新平台类研发中心,并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整合技术、人才、资金、产业链等资源,实现协同创新,助力提升外资研发中心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把各项举措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陈春江表示,《若干措施》由23个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地方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也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这足以证明,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政策出台后,最重要的就是抓好落实。《若干措施》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各地方、各部门将一起形成合力,把各项举措抓细、抓实、抓出成效。下一步,商务部和科技部将发挥牵头部门的作用,加大协调的力度,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抓好落实。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加强政策宣介。“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对《若干措施》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报道。后续,我们会持续组织有关部门、各地方和行业协会,进一步做好政策的宣介,拓展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宣介的针对性。我们还将通过外贸外资协调机制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向有关外资企业、外国商协会‘一对一’地推送宣传材料,让相关企业能够了解政策、用好政策。”陈春江说。
二是加强部门协同。对此,陈春江表示:“我们将推动《若干措施》涉及部门按照分工,尽快制定细化具体实施举措,让16条政策尽早落地、尽早见效。我们也将适时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及时查缺补漏,协调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让各条举措更好发挥作用。”
三是完善配套措施。陈春江提及:“部分措施的落实主体是地方人民政府,我们将加强对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与科技部门一道,推动各地完善配套举措,推出具有针对性的专项配套支持政策,确保有效传导到市场主体。同时,我们将适时对各地好的经验、创新做法进行总结,强化政策储备。”
四是强化服务保障。“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发挥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和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的作用,及时协调解决外资研发中心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回应企业诉求和关切。广大外资企业如有疑问,可以向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和各级商务部门反映,外资专班将对问题逐一进行梳理,协调推动有关方面研究解决。”陈春江说。
来源:国际商报
上一篇:
涤纶短纤普遍上涨 粘胶普遍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