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扩大纺织品服装内需市场空间
文章来源:宁波市纺织行业协会  作者:秘书处  发布日期:2021-08-10

内需市场是新中国纺织工业从逐步建立产业体系到进入制造强国第一梯队的基本动因和坚实保障。纺织行业始终把满足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提升供给保障能力,优化供给结构,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均发挥了支撑国民经济和保障民生的重要作用。2021年我国进入“十四五”发展新阶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格局加快构建的背景下,纺织行业以高质量供给满足、引领和创造国内需求,充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既是战略机遇,亦是时代要求,更是行业的不懈追求。

01

一、我国纺织品服装消费历程回顾

伴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内需市场不断演进,与纺织行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也不断发展变化:

(一)满足衣被基本需求,力担解决温饱重责大任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基础薄弱,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很低,1952年人均GDP仅119元,城镇化率仅有12.5%,恢复发展经济和解决温饱问题是首要任务,保障穿衣盖被基本生活需求则是纺织行业的核心任务。建国初期,裁布做衣做被是主要消费方式,棉布凭票限量供应,人均棉布产量仅7尺;1952年全社会穿着类消费品零售额为51亿元,人均仅8.8元。

纺织行业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大力建设棉纺织基地,强化自主装备配套,积极发展粘胶(时称人造棉)、腈纶(时称人造羊毛)等化纤原料,加快发展针织工业,丰富衣料选择。特别是70年代,我国引进技术兴建四大合成纤维基地,成为纺织行业供给能力的突破性转折。我国化纤产量1957年仅有200吨,1980年增加到29万吨,1990年达到165万吨;纺织纤维加工总量从建国初期几十万吨增加到1978年276万吨,1990年达到630万吨。

1983年,我国取消棉布限量供应,标志着纺织行业初步具备了足量满足内需的能力,在衣食住行基本生活需求方面率先完成“温饱”保障目标。笔挺耐穿的“的确良”、轻盈保暖的人造毛毯、绚丽多彩的人造丝背面、结实耐穿的锦纶弹力袜等商品大量进入城乡居民家庭,购买成衣逐步成为重要的消费模式。1985年全国穿着类消费品零售额增加到717亿元,1990年达到1182亿元。

1.jpg

图1:我国穿着类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二)强化物质供给与销售网络建设,巩固产业发展立足基点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全面完成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历史任务,踏上小康社会建设道路。9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成效累积,国民经济实现稳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国内市场需求也开始从数量满足转向品质提升,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成为核心发展导向。1990年到2000年,我国人均GDP从1663元增加到7942元,城镇化率从26.4%提高到36.2%,城乡加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04元增加到3722元。

在宏观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纺织行业作为市场供给方也发生重要改变。伴随着纺织行业生产技术革新以及国有企业改革、民营经济崛起,我国纺织服装市场从卖方市场彻底转变为买方市场,主动适应内需成为行业发展关键方向。纺织行业立足挖掘内需潜力,着力丰富产品花色品种,精纺棉制品、化纤仿真产品大量涌现,涵盖服装、装饰用纺织品(现称为“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的完整终端大类产品体系正式建立,面向工薪阶层和农村市场的自主服装品牌起步发展。建设国内市场销售体系成为纺织行业对接内需的重要途径,专业交易市场加快发展,品牌企业开始搭建自主销售网络,并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

上世纪90年代,扩大轻纺行业出口创汇是重要的国家战略,加工贸易快速发展,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于1994年跃居世界首位。但这一时期,国内市场始终在纺织行业销售中占据主体地位,出口产品仅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内销稳固占据行业发展基本立足点地位。1995年,全国穿着类商品零售额达到3200亿元,比1990年增加1.7倍。2000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分别为500元和96元,比1990年分别增长1.9倍和1.1倍;按城乡人口加权计算,全国衣着消费支出总额十年累计增长2.4倍。

2.jpg

图2:世界及我国人均纤维消费量、我国城乡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情况

数据来源:TheFiber Year,国家统计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三)深化供给侧结构调整升级,强化内需市场战略重点作用

进入新世纪,我国把握住加入WTO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2001~2020年,我国不变价GDP年均增速达到11.7%,2019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2020年GDP总量迈上百亿元台阶,城镇化率超过60%。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升级,居民居住条件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生产生活服务业蓬勃发展,一系列成就为内需消费增长提供有力支撑,纺织服装商品内需进入提速与提质并举的黄金周期,内需市场成为纺织行业平稳发展的首要驱动力。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进入长期低迷周期,内需市场在稳增长、调结构方面的绝对主力作用日益增强。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在国际贸易形势日益复杂的形势下,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正式成为重要经济发展战略。

我国加入WTO为纺织行业提供重大发展机遇,通过深度融入国际产业分工合作体系,纺织行业出口竞争力大幅提升。但内需市场仍是行业销售主体,内需纤维消费量在纤维加工总量中的占比以及内需纤维消费增量规模均超过出口。纺织行业坚持将内需市场作为首要发展动力,积极统筹利用国际产业链优质资源,满足国内需求,激发内需潜力,并在发展中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多角度满足国内市场消费和国民经济相关领域应用需求。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我国纤维需求领域突破传统穿衣盖被,向着家居家饰以及医疗卫生、土工建筑、交通运输、结构增多等更加多元化的领域扩展。家用纺织品在本世纪初实现快速发展,占纤维加工量的比重从2000年19%提高到2007年33%的历史高点,至今仍保持在27%。产业用纺织品应用潜力稳步释放,占纤维加工量的比重从2000年13%提高到2019年29%。家纺及产业用行业立足内需市场的特征更为明显,产品内需比重均明显高于服装行业。2019年,我国人均纤维消费达到23公斤,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5倍,纤维消费量和消费结构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2000年,我国人均纤维消费量为7.5公斤,尚未达到当时全世界人均9.5公斤的水平。

3.jpg

图3:我国纺织行业三大终端产品纤维消费量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二是以科技持续创新满足内需升级需要。纺织材料研发与应用创新对于纺织行业满足并引领内需发挥重要作用,各种差别化、功能性纤维新材料支撑和驱动了全产业链产品创新。精细制造、柔性制造、大规模定制以及智能制造等优质、先进技术不断升级,不仅驱动生产效率与产出品质持续提升,在国内制造成本大幅提升的情况下,保持了纺织服装产品的高性价比福利,面对日趋多层次、多角度的个性化需求,纺织行业也具备了日益增强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是自主品牌取得重要发展成就。以持续提升的居民收入为基础,面向城乡不同消费群体的纺织服装自主品牌全面崛起,质量、设计、文化内涵、社会责任形象等品牌构成元素日益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网络全面覆盖从乡村小镇到一线城市的多层级消费市场。以自主品牌为立足点,纺织行业获取了更加全方位的升级发展动力,和更加安全可控的产业体系立足基点。随着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沉市场潜力显著释放,2011~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年均增长11.7%,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阶段,高于同期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支出增速9个百分点。

四是跨行业、跨界融合创新稳健起步。近年来,纺织行业与信息网络、文化创意及其他现代生产、生活服务业的融合创新不断深化,成为新时期行业更好适应和引领内需升级的主流路径。电子商务是迄今发展成效最为显著的领域,根据中国纺联流通分会测算,2011年我国服装家纺产品网络零售额仅有2200亿元,到2019年已达到1.7万亿元。自2015年国家统计局开始公布全国网上零售数据后,穿类商品网上零售额至2019年一直保持2位数增长。

02

二、“十四五”时期我国纺织品服装消费升级的趋势和特点

(一)居民收入水平增长将带动纺织品服装消费

2019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达到30733元,进入消费快速增长阶段,居民对纺织品服装消费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都将提出更高要求。2013-201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3%,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9.0%,国家也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同步,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是消费水平提升的根本保证。

4.jpg

图4: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有较大消费价值量提升空间

2019年,我国人均纤维消费量已达到23公斤,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内需纤维增量的提升速度将会逐步放缓。但从价值量角度看,2019年美国、意大利人均衣着消费支出折合人民币达到近8000元,德国、日本等国也普遍达到6000元以上,而我国2019年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1338元,城镇居民也只达到1832元,表明通过附加价值提升,纺织行业在内需市场中依然有广阔作为空间。附加价值的提升既包括由科技创新带来的品质、功能附加值,也包括品牌创新带动的供给模式与服务模式创新附加值,以及满足表达个性、愉悦精神乃至传承民族文化需求所带来的附加值。

5.jpg

图5:2019年我国及部分发达国家人均衣着消费支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欧盟统计局、日本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测算

(三)纺织品服装消费结构性不平衡背景下存在较大市场空间

我国纺织品服装消费还存在明显的结构性不平衡,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衣着类消费支出1831.9元,是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713.3元的2.6倍,2013年时城镇居民人均衣着类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3.4倍,说明城乡居民衣着类消费方面的差距仍然加大但是幅度在逐步缩小。随着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2025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5%,同时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弥补纺织品服装结构性消费不平衡存在较大市场空间。

6.jpg

图6: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03

三、消费升级对纺织品服装供给能力提升不断提出新要求

“十二五”以来,我国内需消费市场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消费升级特征。2020年,我国人均衣着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为5.8%,而2000~2010年这一比重一直在9%以上。同期,居民在改善居住、交通通信、医疗健康等方面的消费比重上升。美国和日本这样的经济发达国家,人均衣着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2.3%和3.9%。未来,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经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人均衣着消费量的增长必然放缓,价值提升则是必然的发展重点,纺织品服装供给能力随着消费升级的要求必将从产品功能、效率、品质、品种、品牌等各方面不断提升。

(一)研发能力升级

纺织品服装消费不断升级对纺织纤维材料、工艺技术提出原始创新、源头创新的要求,行业科技创新能力要从过去“跟跑、并跑”逐步向“并跑、领跑”方向转型。以消费升级为驱动不断提升行业创新能力,首先是加快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从原材料创新到终端应用功能创新的全产业链创新模式;其次是增加终端需求研究的比重和力度,紧扣消费者升级型需求的关键诉求,全产业链合作寻求整体解决方案;三是加强交叉学科、跨领域合作创新平台建设,将新材料、信息化、智能化等领域的新技术衍生应用到纺织品服装领域。

(二)制造能力升级

提升工艺、装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保障产品制造的高品质和高效率。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采用科学管理工具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效率,强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企业数字化改造提升。扩大化纤全流程智能制造、棉纺全流程智能制造、数字化网络化环保型印染装备、数字化全成型针织设备、高速织造设备等先进设备的应用,推进机械臂、机器人、智能物流系统、在线质量监控系统等智能化软硬件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加快智能吊挂、智能化缝制、柔性化控制系统等服装和家用纺织品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三)设计能力升级

提升服装、家用纺织品终端产品设计能力,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促进文化与产品设计深度融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美学内涵和流行趋势融入产品,形成一批具有民族文化承载意义的纺织服装自主品牌。提高贯通全产业链的综合设计能力,将前端的材料研发和技术研发落实到最终产品设计表达上,提升纺织品服装设计的科技创新水平。广泛应用数据挖掘等信息化技术开展流行趋势研究、时尚创意设计和精准数据营销。加强消费者研究,针对城乡居民、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域、不同活动场景等开展需求研究,以专业化设计引导时尚消费行为。加强纺织品服装领域时尚设计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设计师培养体系,加强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积累一大批具备多元文化跨界能力和国际视野新一代设计师。

(四)营销能力升级

积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深层次连接,形成基于数字决策的智慧营销模式。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消费快速增长,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适应宅经济的“指尖消费”表现抢眼。根据艾瑞咨询《电商新生态助力经济复苏——疫情下零售消费洞察报告》,截至2020年3月,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超过7亿,网络支付和网络购物较2018年分别增长27.9%和16.4%。随着消费者社交、互动、即买即得等需求增长,积极探索新模式、新业态,通过平台融合、社群融合、场景融合,促进纺织服装品牌企业与互联网产业、现代服务业的跨界融合发展。

(五)绿色发展能力升级

在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指导下,纺织品服装绿色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纺织品服装制造领域坚持可持续发展,以绿色化改造为重点,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推进全产业链高效、清洁、协同发展,为市场提供优质的绿色纺织品服装。引导绿色消费,倡导消费理性、崇尚自然、追求健康舒适的纺织品服装绿色消费观,鼓励重复使用和再生利用。推进废旧纺织品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建设,研发推广纤维再生循环利用技术,推动建设若干覆盖全国重点城市的废旧纺织品资源化回收、分拣、拆解、规范化处理基地。

来源:中国纺织

上一篇: 孙瑞哲:纺织业传统但不落后 地位依然稳固

  • 协会成功...
  • 组织引领...
  • 专业护航...
  • 基础产业...
浙ICP备2021034561号
关于我们网站主页联系我们在线留言

Copyright © 2017 - 2021 http://www.nbfzx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034561号

主办:宁波市纺织行业协会 地址:中国.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福明路858号恒富大厦B座401

宁波网站建设